{{ title }}
{{ errorMessage }}


{{ errorMessage }}





{{ registerSuccessMessage }}

全国“艺术史:边界与路径“高端学术研讨会

  • 来源: 大国艺术家官方
  • 2022-02-25 01:49:00

摘要: 本次会议分为上下两个半场,来自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社科院、北京服装学院、兰州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山东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

 全国“艺术史:边界与路径“高端学术研讨会

     
       2019年11月30日,全国“艺术史:边界与路径”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圆形报告厅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协办,并由《民族艺术研究》杂志社、《现代传播》杂志社、《艺术传播研究》杂志社提供学术支持。会议邀请了全国各高等院校艺术理论界的诸多专家学者与业界人士,围绕“拓展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边界、开辟艺术史研究的新的路径、揭示艺术史研究的跨文化特质、把握艺术史研究的跨类型品格”的主题,进行了开放和多元的对话与讨论,旨在推动我国艺术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以进一步开拓艺术史学的新视域、新路径、新方法。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自2011年艺术学升格门类以来,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实现了阶段性的发展,艺术史是艺术理论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艺术史的学科建设和课程教学面临着一系列重要问题和重大现象,既需要提升艺术史学科的影响力,更需要增进该学科内部及跨学科的交流。并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史论学科建设的成果,探讨了在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媒体的数字化潮流中,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与建设趋势。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施旭升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介绍了艺术史学科的学术渊源与发展历史:作为源自西方的舶来品,艺术史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直至今天也依然遵循着西方的范式,以美术史为中心展开,格局偏狭偏小,缺乏大艺术的视野。一种基于世界艺术的艺术史的构建需突破西方的话语局限局霸权,需建立起跨文化跨门类的艺术史的学术视野,艺术可以是风格史、形式史,也可以是文化史、心灵史、精神史、观念史。所以艺术史研究需要不断打破边界,不断开辟新的路径,需要建构起一种真正跨越东西方文化并且兼容各个艺术门类的“大艺术史”。


       本次会议分为上下两个半场,来自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社科院、北京服装学院、兰州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山东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北京戏曲学院等高校的数十位知名教授和青年学者参加, 从“艺术史”的主题视角出发,共同探讨了如何突破艺术史边界、开创包容多元的艺术史学的研究方法与学科构建及未来发展的诸多问题。


       武汉大学邹元江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关于“艺术”无“史”的思考》,以“无史”论“有史”,“从原创、草创、始造的意义上艺术无“史”,而从流派摹仿、风格追求、非遗传承的意义上艺术有“史”。原创意义上的艺术发生是自我划界、不可归类、不可为典要,具有非传承性、非摹仿性、不可重复性,因而,艺术从其发生的本质上而言永远是突发(奇想)的、不可企及的、断裂(代)的、非连续的、非进化的。这就是“艺术”无“史”的根本原因。而摹仿、传承、风格意义上艺术赓续是画地为牢、自我设限,好驴马却逐队行,在摹仿中传承既定“流派”的“风格”,而不越雷池一步。这就是“艺术”有“史”的主要原因。”


       东南大学徐子方教授以《关于艺术模式与人类艺术发展阶段的几个问题》为题,提出了以生物学、进化论、形式主义理论为指导原则的三种艺术史模式,阐述了它们在艺术史学的发展历程中的明显的优势和不足,并总结了想要系统、全面地把握艺术和艺术史必须明确的几点要求:第一,名实相符的艺术史所包含的范围就应该是所有门类艺术;第二,广义的艺术史与人类相终始,不存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盛衰生死,也不是不断追求进步和完美的过程,但不能简单拒绝生物学模式和进化论模式。历史可以是单一、具体的事物发展史,也可以是一系列事物的综合发展史;第三,艺术史既然有别于生物进化史,也有别于具体的艺术种类发展史乃至门类艺术史,便只能是连续不断的更替(种类、类型、风格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艺术史就是更替史;第四,艺术史应有自己的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的界限;第五,艺术史应以对艺术概念的系统全面把握为前提,应该强化艺术史指导思想的研究,这就是艺术史原理艺术史原理包括艺术史认识论和艺术史方法论。


       上海大学林少雄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上手与把玩:中国艺术鉴赏与接受的独特方式》,独创性地提出了中国艺术中的“触觉”特质,以及中国艺术史上鉴赏和中接受中以“上手”及“把玩”为体现的“触觉参与”的属性,造就了中国艺术史的独特品格。


       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就《艺术媒介的内在化与情感审美化》的主题,从媒介的独特视角出发来审视艺术史,看到了“媒介训练”在艺术家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邹元江的艺术无“史“论,张晶认为,“媒介是一个基本问题,是艺术学理论的元问题;而正是对艺术媒介能力的训练与传承,造就了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维度的演变“;艺术家所具有的“内在媒介感”,也就成为艺术历史传承的关键。


       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呈现与阐释》,以当今学术研究中美学、艺术学、艺术这三者的关系、层级划分与等级差异问题为切入点,从阐释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阐释即照亮”的观点,并论述了构建艺术阐释学对于艺术理论及艺术史研究的重大意义,以“呈现与阐释”来打破艺术史边界,“它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改变各种艺术理论之间的误会和偏见,改变学术研究的等级化的倾向,在发展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视角的同时,改善艺术创造和理论长期分裂的局面。”

       东北师范大学李新教授以《汉语中的“经验”概念》为题,介绍“经验”一词的由来、历史与这一概念在中国的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演变,阐述了“经验”概念的几种主要形态特点,阐述了从“经验”视角来构建艺术史的重要意义。
       
       北京服装学院杨道圣教授在其《艺术观念的社会史》的专题发言中提到了艺术史的两种研究方式:学院派与“古墓派”,也谈到艺术史的功能可能是重新认识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艺术史会从社会学,人类学,而不仅仅是艺术学的角度来认识。从艺术的功能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史可能会成为一个创新点。
     
       北京社科院的杨震研究员以《艺术不再审美?——当代德国美学的回应》为题从“概念化的挑战”、“显现”、“当下”和“出场”的方式来对艺术和审美之间进行重新的界定和思考,在关于出场的方式中提出了“同时性+瞬时性”的观点,并由此而回应了现代艺术之“现代性“的难题。
     
       中国传媒大学邵军教授在其《方法论陷进与艺术史学科的边界》的发言中从《溪岸图》的论辩说起,谈到了“方法论热”,中西学界、文物博物、高校和研究机构等不同领域的利益纷争,认为艺术史学科的研究应该是以视觉材料为中心;艺术史学科的核心问题还是艺术和审美的问题,至少也应该是视觉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王韶华教授、戴晓云教授、谢春副教授等分别从艺术史写作、艺术史研究中的材料与方法以及艺术史的边界与维度等方面进行了分别阐释。对于在艺术史书写中精神的彰显,以及从哲学美学、艺术史到艺术批评的过程中,客观精神的超时空性与一定时空内,时代、民族、地域、文化等内涵的彰显,再到个体时空内的精神有着启发性的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蒋志琴副教授、包新宇博士则突出了艺术创作及艺术史研究中的“跨界“的意义,既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从其他学科角度观看,寻找新议题、新的学术生长点,并且还要不断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跨学科的视角,根植艺术规律本质的同时也需要面向未来,逐渐让艺术创造新的可能性。


        上海大学苏金成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冯亚教授分别从书法艺术和音乐研究的两个向度进行了艺术史的探索。苏教授认为对于书法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代书法对于大多数“书法家”来说是一门具有“功利性”,讲究“技术性”的“特殊的艺术形式”。对于极少部分“艺术家”来说,是追求视觉效果的一种艺术形式。总体而言,当代的 “书法家”们,大多成了“观念保守”、“思想懒惰”、“文化缺失”,语言上常常“厚此薄彼”,行动上往往“勤奋图强”的群体。冯亚教授从音乐的粘合性探究了艺术本体研究之于艺术史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张慧喆博士从艺术史和“世界艺术史”的对话提出了艺术在转型过程中需要适合本土的艺术传统并且能进入世界艺术史,从而提供差异化视角的启示,用“社会文化视野”作为方法和沟通的桥梁,分析了“向内”的跨门类的艺术史书写与“向外”的当代批判性的社会文化研究展开对话。


        中国艺术研究院张新科博士谈到了“艺术史”的两个存在形态:一是客观存在的艺术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二是人作为主体对艺术发展、演变的历史的阐释、叙述和评价。其次探讨了艺术史的合力,认为艺术史的书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概念和价值预设,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当然,这种主观性并非仅仅是艺术史书写者的纯粹主观性,而是渗透着时代、社会、文化乃至地理对艺术史书写者所形成的一种合力作用。最后从元艺术史角度对艺术史进行了探究,一方面艺术史作为一门学问的反思,也就是艺术史研究的研究,可以称之为元艺术史学;另一方面,其他学科在这方面也有相关研究,比如《元教育史学》就是教育史学的元研究。元艺术史学可以分成三个主要方面:艺术史学理论、艺术史学史、艺术史学批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蕾博士从《德勒兹的绘画美学与艺术史研究的三条路径》提出了德勒兹对绘画美学提供了一套看待古典艺术至现代主义艺术的完整观看系统和解读方式,并且在艺术研究对象中,将原本的风格叙事学转化为艺术家个体的特征。从“模仿了”、实在论到意向性揭开了当代艺术的风格矩阵。并且从德勒兹去中心化的方式,以三条路径对当代艺术是否有效提出有效性的方法和视角。


       东南大学教授、全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会长王廷信进行了会议的学术总结。他指出:自2011年艺术学升门类以来,艺术史学已日渐国内外的一门显学。2019年国内多次举办有关艺术史学的专题研讨会。此次全国“艺术史:边界与路径”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关注艺术史研究如何走出“画地为牢”的狭隘格局,如何通过艺术史学科的建设以实现有效的突围等新时代艺术史研究与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力图不断地打破边界,不断地开辟艺术史研究的新的路径,构建起一种真正跨越东西文化并且兼容各个艺术门类的“大艺术史”。本次会议对于艺术史的讨论,不仅仅是概念层面的文本讨论,更是对艺术史研究与艺术史学科建设的展望与推进,势必将进一步推动艺术史学科的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促进艺术史研究在跨学科、多领域乃至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上快速进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无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