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引导教师正确定位。从学校的角度讲,要从晋级晋升、研修提高等政策举措、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上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的实际,要正确定位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从每一位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讲也必须有一个合适而正确的定位。从问题意识出发,找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找准每一个个体存在的不足,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查漏补缺。或者找准自身的定位,扬长避短,教学水平较高,创作水平难以提升的,就一心一意从事教学工作。虽然说教学与创作是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但现实中,不一定人人都能既教好书,又搞好创作的,毕竟一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学校应结合学科建设需要、专业发展需要为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大国艺术家网讯编者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队伍是关键。艺术院校的教师既负有教书育人的使命和职责,同时又兼具文艺工作者、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与其他专业的教师相比,多了一个身份、也多了一份责任,是人类灵魂的双重工程师。
近日,我校党委书记钱晓芳撰文对艺术院校“双重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时代命题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刊发于《中国高等教育》。
艺术院校“双重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策略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钱晓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提到“人类灵魂工程师”,大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教师。而“双重人类灵魂工程师”是我们对高等艺术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也明确了艺术院校教师的特殊使命和责任,指出“让祖国青年一代健康成长”。艺术院校的教师,既负有教书育人的使命和职责,同时又兼具文艺工作者、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与其他专业的教师相比,多了一个身份、也多了一份责任,是人类灵魂的双重工程师。这是提出打造“双重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之后,我们提出了艺术院校打造教师队伍“双重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目标要求。而“双重人类灵魂工程师”,必须要在普遍意义上的教师队伍建设要求中,增加作为艺术家、文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要求。艺术院校的艺术家、文艺工作者不等同于其他艺术家,他们还担负着培养和教育未来艺术家、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必须将艺术的旗帜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因此,对其要求必然是要高于社会上其他的艺术家。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
全力打造一支政治上过硬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在政治上过硬,这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刻阐释了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加强教育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与加强文艺工作、加强美育方面,有许多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界、文艺界引起了广泛的响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高等教育强调的问题,只有弄清楚这几个问题,高等教育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都要通过教师队伍来履行和实现。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队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要具有“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标准,赋予了人民教师神圣的职责与使命。这些标准,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为教师为人、为师、为学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师,通过教学传道授业解惑;艺术家、文艺工作者通过作品向全社会传播真善美,同样具有思想引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对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其政治上过硬是很重要的考量。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要有“传世之心”、承担“塑造美好心灵”的职责,自身必须过硬,不仅本领要过硬,政治上更要过硬。艺术作品是社会的公器,不是关在工作室的自娱自乐。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只有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走进人民中间,深入火热的生产生活第一线,才能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革变化,才能在作品中予以生动表达表现。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以师德师风、艺德艺风建设为抓手,
倾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同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育者先受教育。要坚持“四个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从师德建设的角度,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率先垂范,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以自身的良好形象、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一直以来教师的职业和形象在人们的心中是比较神圣的,容不得一点泥沙。校园内、教师中,一旦出现一点有悖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就会引起广泛关注,就会引发舆论漩涡,就会影响家长甚至全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质疑、对孩子培养的疑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既明确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又对教师寄予厚望。职业的神圣与要求、社会的厚望与关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与未来,都对师德提出了高于其他职业其他行业的特殊要求。
艺术院校的教师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还是文艺工作者,艺德艺风建设同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仅要做到学术诚信,还要做到艺术诚信以及创作诚信。文艺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它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实现对人们的审美影响、心灵共鸣、价值认同,艺术作品同样能起到教育作用。艺术家、文艺工作者的道德品质会直接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身心健康、道德情操高尚、具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一定是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是社会的公器,只有面向社会大众才有意义,所以,艺术家的道德品质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全国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国政协文艺社科界委员联组会议上的讲话,以及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都对文艺工作者、文艺作品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文艺界知名人士很多,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大家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也要在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作为艺术院校的教师,其师德师风建设还应涵盖艺术职业道德的内容。要让教师们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庄严而神圣的使命,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从而提升师德境界。
以世界一流的目标,
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艺术院校教师队伍或艺术专业教师,不仅要有作为教师的普遍职业要求,还要有作为艺术家的特殊要求。作为教师,需要业务精良,作为艺术家同样需要业务精良。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教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中国美术学院已经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不仅要培养一支在教育教学上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还要培养一支在艺术创作上业务精良的“国家队”。这支队伍要既能代表中国艺术教育的最高水平,也能代表国家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能够在国际上展示东方文化魅力和东方艺术水准的高端人才队伍,充分体现东方大国的文化自信。
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科,是要靠一流的教师队伍来打造的。艺术院校的教师,不仅要上好课、培养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还要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教学和创作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因此,对他们的评价,应有新的标准来衡量,对其教师而言,重要的创作作品理应成为其科学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在国家重大展览、重要项目中的获奖作品,应视作同级别的科研成果或教学成果。
多年来,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们承担了大量主题性的国家和省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其作品经常在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展出。每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其过程都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中国美术学院的实践充分证明,教学和创作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优秀的教师其创作的作品往往也是优秀的。当然,对艺术院校来讲,既要有“高原”,更应该有“高峰”,要鼓励更多的教师、艺术家,不仅要成为艺术教学的名师、名家,也要成为艺术创作的大师、大家。为此,中国美术学院出台了“领航人才”计划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出台了以“哲匠奖”为统领的荣誉体系,既培养优秀领军人才,又助推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既鼓励青年教师潜心教学,又倡导学术、创作多出成果。学校在人才培养、职称晋级晋升、研修提高等方面既重视教学成果的考核考量,也重视创作成果的考核考量,营造教学创作同向发力同步提高的浓厚氛围。可以说,中国美术学院的美术学之所以能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支持举措的实施是分不开的,是广大教师以“双重灵魂工程师”为己任的担当是分不开的。
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实现艺术院校
“双重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作为教师、作为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都应有的要求。教师通过人才培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艺术家通过创作实现自己的专业理想。但在思想多元、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教师特别是艺术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艺术院校教师既要教书,又要创作,但第一职责应该是教书育人。在艺术院校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中,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倡导以奉献时代、奉献人民、奉献艺术教育事业为人生追求;以爱祖国、爱学校、爱学生为职业操守。要在潜心教学的基础上,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要经得起各种诱惑,不受市场牵制,不被藏家左右,不为金钱迷惑,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为时代欢呼,为人民讴歌。
引导教师正确定位。从学校的角度讲,要从晋级晋升、研修提高等政策举措、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上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的实际,要正确定位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从每一位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讲也必须有一个合适而正确的定位。从问题意识出发,找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找准每一个个体存在的不足,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查漏补缺。或者找准自身的定位,扬长避短,教学水平较高,创作水平难以提升的,就一心一意从事教学工作。虽然说教学与创作是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但现实中,不一定人人都能既教好书,又搞好创作的,毕竟一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学校应结合学科建设需要、专业发展需要为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可以实施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将教师队伍分为教学型、教学创作型等类型,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的考核。本人不主张在艺术院校设立创作型的教师队伍,因为高校不是画院,教师不是画师。
引导教师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对艺术人才培养趋势的研究看,基本上具有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三大共性,通过厚基础、宽专业、跨学科来实现。这虽然是对高校学生的培养要求,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队伍的培养要求也是基本一致的。只有教师自身做到了、实现了,才能培养出学生来。因此,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教师也应朝着这三个方面去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素质。艺术与科技结合,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也是许多艺术院校在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师资短缺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一方面培养这方面师资的渠道缺乏,另一方面艺术与科技要实现结合或融合,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理解。因此,艺术院校可以先行一步,从自身做起,以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引导教师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达成相辅相成的目的。教学如此,创作也是如此。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动教材和创作源泉。艺术院校素有下乡采风教学实践传统,但如何更好的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作为教师、作为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社会实践价值,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中国美术学院多年来的实践,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社会实践体系,与全国近30个城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师生们深入城市建设、乡村建设、生产生活第一线,形成了许多丰硕成果。今后,要引导更多的师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到人民中间去,既感受火热的社会生活,感受改革开放40多年的巨大变化,又受到思想上心灵上的洗礼,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奉献社会奉献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