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刘氏,在民间时叫作刘娥。 《宋史》称刘娥为将门之后,祖籍太原,祖父刘延庆为后晋、后汉的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为宋朝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 刘娥尚在襁褓时,父亲卒于从征太原途中,之后刘家举家搬至四川,定居于益州(今四川成都)
近日,以讲述宋仁宗一生为主题的古装大剧《清平乐》热播。该剧一开始,就是由王凯饰演的宋仁宗寻找其亲生母亲的情节。
野史上,关于宋仁宗、其生母李氏和太后刘娥的谣传颇多,甚至衍生出“狸猫换太子”的传说,自清代开始一直流传至今,并被改编成电视剧、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
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在今天这篇节选自《宋仁宗:共治时代》的文章中,作者吴钩详细阐述了宋仁宗的身世、他的三位“母亲”和“狸猫换太子”传说的源头与流变。
宋仁宗赵祯
01 赵祯的三位母亲
在赵祯时代来临之前,我们要先讲讲生他养他的母亲们,从而让大家对少年赵祯身处的宫廷与政治环境有一个大略的印象。
小赵祯有三位母亲。
生母李氏
生母李氏只是一名普通宫女, “初入宫,为章献太后(刘妃)侍儿,庄重寡言,真宗以为司寝” 。司寝就是侍候帝王、后妃就寝的宫女。据宋人笔记,真宗一日过刘妃居处,欲盥手,二十二岁的宫女李氏 “ 捧洗而前” ,真宗看着李氏一双青葱似的小手, “肤色玉耀” ,心生怜惜,便对她嘘寒问暖。李氏趁机说: “昨夕忽梦一羽衣之士跣足从空下云:‘来为汝子。’” 真宗当时无子嗣,听了很是高兴,说道: “当为汝成之。” 当晚,便召幸李氏。果有娠。 仁宗出生后,李氏晋封为“崇阳县君” 。
县君是宋代御侍宫女的封号。按宋朝后宫制度,能够获得天子宠幸、为天子侍寝的后宫女性,可以分为两个序列,一是御侍宫女,一是嫔妃。御侍宫女得到县君、郡君的封号,便有望进入妃嫔序列。
妃嫔有六个等级:
一、妃,分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二、嫔,细分为太 仪、贵仪、淑仪、淑容、顺仪、顺容、婉仪、婉容、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三、婕妤,正三品;
四、美人,正四品;
五、才人,正五品;
六、贵人,无视品。
李氏诞下皇子赵祯之后,又为真宗生了一个女儿(早夭),才晋封为五品才人,真宗去世前才升为二品婉仪,天圣十年(1032)二月,进位为宸妃,但当日便病逝了,得年四十六岁。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李氏(车晓 饰)
终其一生,李氏与赵祯都未能母子相认。 赵祯在亲政之前,从不知道自己的生母为李氏,因为他刚出生便被刘妃收养,不但名义上是刘氏之子,而且从小就与刘氏一起生活。赵祯从晓事起,一直以为他的生身母亲就是刘氏。
皇室母亲:刘娥
刘氏,在民间时叫作刘娥。 《宋史》称刘娥为将门之后,祖籍太原,祖父刘延庆为后晋、后汉的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为宋朝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 刘娥尚在襁褓时,父亲卒于从征太原途中,之后刘家举家搬至四川,定居于益州(今四川成都)。 但《宋史》的这段记述,当为刘娥显赫后伪造出来的身世,不足为信。
真实的情况当是,刘娥出身寒微,父亲早逝,由外祖父家抚养成人。 《宋史·后妃传》载,刘娥从小“善播鼗”,即拨摇小鼓唱曲儿,暗示刘娥年轻时曾以卖唱为生。其后, “蜀人龚美者,以锻银为业,携之入京师” , 一个叫作龚美的四川银匠带着她来到京师讨生活,估计也是走江湖卖艺。
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
刘娥为什么要跟着银匠龚美从益州来到京师?《宋史·后妃传》语焉不详。我们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述,便清楚了: “刘氏始嫁蜀人龚美,美携以入京,既而家贫,欲更嫁之。” 原来龚美是刘娥的前夫,他到京城讨生活,当然带着妻子,只是因为贫穷,养不活妻子,便欲让刘娥改嫁。 《宋史》为尊者讳,隐去了“刘氏始嫁龚美”一节。
恰好当时的襄王赵元侃听说蜀中盛产美女,很想认识一名蜀中女子,跟左右说: “蜀妇人多材慧,吾欲求之。” 王府属官张旻不知从哪里得知蜀人龚美欲嫁其妻,便将龚妻介绍给了襄王。于是,刘娥 “得召入,遂有宠” ,成了赵元侃宠爱的侍妾。不过,襄王的乳母秦国夫人生性严整,看不惯赵元侃沉溺于美色,将他进纳江湖女子一事告诉了襄王的父亲,即宋太宗。宋太宗觉得儿子的做法很不像话,令将刘娥逐走。襄王不得已,只好将刘娥送入张旻家里。张旻避嫌,不敢接纳,襄王又 “ 以银五百两与旻,使别筑馆居之” ,替他金屋藏娇。
至道元年(995),赵元侃被太宗立为皇太子,赐名赵恒。两年后,至道三年(997),太宗驾崩,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真宗这才将刘娥迎入宫,封为美人,大中祥符年间,又晋封修仪、德妃。 显贵之后,刘娥并没有与前夫龚美相忘于江湖,而是结为兄妹,龚美因而改姓刘,成为皇亲国戚。
宋真宗赵恒
大中祥符五年(1012),亦即刘德妃抱养了李氏之子赵祯的第三年,宋真宗决定册立新皇后。自皇子赵祐不幸夭亡,真宗皇后郭氏一直郁郁寡欢,以致抑郁成疾,景德四年(1007)便因病去世了,年方三十二岁,谥“庄穆”。从郭皇后病逝到大中祥符五年,这五年间,后宫皇后之位空置。
真宗欲立德妃刘氏为后,但 “大臣多以为不可” ,后来成为太子宾客的李迪 “屡上疏谏,以章献(刘氏)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 ;参知政事赵安仁也说: “刘德妃家世寒微,不如沈才人出于相门。” 提议立故相沈义伦的孙女沈才人为皇后。但真宗都没有听从, “卒立之” ,决意将刘氏立为皇后。册立之时,真宗希望由久负文名的翰林学士杨亿(杨大年)起草制书,便让参知政事丁谓去跟杨亿说说。杨亿婉拒了,丁谓开导他: “大年勉为此,不忧不富贵。” 但杨亿说: “如此富贵,亦非所愿也。” 宋真宗只好换其他学士草制。
刘娥能得真宗宠爱,不是因为她年轻貌美——须知刘娥此时已经四十三岁了——而是因为她聪慧 ,史书载刘后 “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 ,深得真宗赞赏, “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闱事有问,辄傅引故实以对”。
《清平乐》中的刘娥(吴越 饰)
刘德妃的侍女李氏为真宗生育了皇子,也是她得以母仪天下的重要原因。 赵祯虽非刘氏亲生,但刘氏视为己出, “太子动息,后必躬亲调护” , “抚视甚至” 。当然,刘氏的志趣不在相夫教子、含饴弄孙,而在临朝称制、治国理政,因此,日常照料孩子的人,实际是她的好姐妹杨淑妃。
“干妈”杨淑妃
杨淑妃 “性慈仁,谦谨寡过” ,又 “通敏有智思,奉顺章献无所忤” ,所以刘氏对她甚是信任,亲如姐妹,抱养小赵祯后,便由她贴身护视。淑妃心慈,有母性,对乳褓中的小皇子很是疼爱, “凡起居饮食必与之俱,所以拥佑扶持,恩意勤备” 。
小皇子赵祯一天天长大,慢慢地,他知道自己有两位母亲,一位是大娘娘刘氏,一位是小娘娘杨氏。 大娘娘对他如严父, “动以礼法禁约之,未尝假以颜色” ;小娘娘更像慈母,对他颇为溺爱。有一回,小赵祯得了“风痰”(大概是支气管炎),太医交代注意饮食,大娘娘刘氏即禁止赵祯吃“虾蟹海物”;小娘娘杨氏却悄悄藏了一些海鲜,带给小赵祯吃,说: “何苦虐吾儿至此!” 因此,小赵祯对大娘娘敬而远之,对小娘娘则很亲近。
小赵祯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位母亲,那就是生他的李氏。 没有人敢告诉他真实身世, “人畏太后指(刘氏),亦无敢言者。终太后世,仁宗不自知为妃(指宸妃李氏)所出也”。
《清平乐》中,李氏生下宋仁宗之后
02“狸猫换太子”的传说
赵祯幼年不太寻常的经历,经过民间艺人长时的演绎,最后演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狸猫换太子”故事。清代长篇公案小说《三侠五义》第一回“设阴谋临产换太子奋侠义替死换皇娘”讲的,便是“狸猫换太子”的传奇故事:
话说宋真宗在位年间,玉宸宫李妃、金华宫刘妃俱各有娠,某年中秋,真宗赐二妃各一枚金丸,说: “二妃如有生太子者,立为正宫。” 刘妃久怀嫉妒之心,一闻此言,唯恐李妃生下太子立了正宫,便与总管都堂郭槐暗暗铺谋定计,要害李妃。
这日,李妃一时腹痛难禁。天子着惊,知是要分娩了,急召刘妃带喜婆前来守喜。郭槐早已买通喜婆尤氏,定下陷害李妃的计谋: 将狸猫剥去皮毛,趁李妃刚分娩一时血晕、人事不省之机,用这狸猫换了刚刚出生的太子。 刘妃即唤心腹宫女寇珠,用藤篮暗藏太子,带到销金亭用裙绦勒死,丢在金水桥下。
狸猫换太子
寇珠虽是刘妃心腹,却为人正直,素怀忠义,不敢对太子下毒手,偷偷把太子送给了太监陈琳。陈琳用妆盒装着,以给南清宫八千岁送果品祝寿为名,混出宫门,入了南清宫,将小太子托付给八千岁及王妃狄娘娘抚养。
刘妃已将李妃生产妖孽一事奏明圣上。天子大怒,立将李妃贬入冷宫,加封刘妃为玉宸宫贵妃。刘妃满心欢喜,暗暗重赏了郭槐与尤氏,到了十月满足,也产下一位太子。天子大喜,将刘妃立为正宫。
谁想乐极生悲,过了六年,刘后所生之子不幸染病夭折。圣上大痛,自叹半世乏嗣,遂将八千岁的三世子立为东宫太子。这三世子正是当年寇珠、陈琳救下的太子。
一日,太子路过冷宫,见了李妃,不由得泪流满面,跑来向刘后求情。刘后当即生疑,心想: “何至见了李妃之后,就在哀家跟前求情?事有可疑,莫非六年前叫寇珠抱出宫去,并未勒死,不曾丢在金水桥下?” 愈想愈觉可疑,即将寇珠唤来,细细拷问。结果寇珠宁死不招,触槛自尽。
李妃自见太子之后,每日伤感,每夜烧香,祈保太子平安。此举被刘后知悉,便在天子跟前启奏: “李妃心下怨恨,每夜降香诅咒,心怀不善,情实难宥。” 天子盛怒,即赐白绫七尺,立时赐死。幸亏有小宦官忠心耿耿,替李妃一死,李妃则被暗中护送出宫,送至陈州居住。
且说朝廷国政,自从真宗皇帝驾崩,仁宗皇帝登了大宝,就封刘后为太后。之后,钦差大臣包拯出巡各地,途经陈州,身居破窑、双目失明的李妃闻讯,前来申冤,将已往之事,滔滔不绝,述说一番。包公闻听,吓得惊疑不止,连忙立起身来,问道: “言虽如此,不知有何证据?” 李妃从里衣内掏出金丸一粒,上刻着“玉宸宫”字样并娘娘名号。
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 刘娥
包公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不敢草率行事,悄悄将李妃接回开封府,送入南清宫与狄娘娘见面,又设法让仁宗皇帝与李妃母子相认,取得仁宗御笔圣旨,拿下郭槐,审得供词。刘后见奸计败露,惊惧而亡。从此黎民、内外臣宰方知太后姓李,却不姓刘。
包公因为立下奇功,被仁宗封为首相。
显然,这个故事完全是民间艺人编造出来的,与宋朝史实毫无关系,只不过借用了刘妃、李妃与宋仁宗的身份,敷演出来而已。 真实的历史不会有那么强的戏剧性,宋王朝的内廷也没有那么血淋淋的宫斗,什么“金丸之约”“狸猫换太子”“寇珠救主”“陈琳送妆盒”“包公审郭槐”“仁宗认母”等戏文津津乐道的情节,都来自民间文人的想象。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李氏怀有身孕之时,并不是妃嫔,而是一名小宫女,根本不可能与得宠的刘妃争夺皇后之位; 刘妃抱养侍女所生皇子,其实是合乎当时宗法的,并不需要动用诡计。 刘氏也从未迫害过李氏,“打入冷宫”“白绫赐死”云云,不过是小说家的捏造;赵祯在生母在世之时,也不知道自己身世,因而并无认母之举; 当他得悉生身母亲为李氏时,已是明道二年(1033) ,当时包拯还在家乡侍奉双亲,不可能参与调查这起宫廷谜案,包拯也从未当过首相;至于八千岁、狄娘娘、宦官郭槐与陈琳、宫女寇珠,则是虚构出来的文学人物,史无其人。
《清平乐》中,宋仁宗得悉生母为李氏
那么整个“狸猫换太子”的传奇故事是如何产生的呢? 故事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元朝无名氏编撰的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 (下面简称《抱妆盒》),剧本梗概如下:
宋真宗时,李美人生下太子,刘皇后心生嫉恨,密遣宫女寇承御将太子刺死,丢于金水桥下。寇承御因见红光紫气罩在太子身上,不敢下手。适撞见内侍陈琳往后花园去,两个商量,要同救太子。陈琳便将太子藏在黄封妆盒之中,带出宫来,交给楚王赵德芳抚养。十年后,楚王领太子入宫见宋真宗,刘皇后见那孩子声音举止与李美人好生相似,问他年纪,又是十岁,于是怀着一肚子疑心,回宫拷问寇承御,寇触阶自尽。真宗病重,以楚王第十二子(陈琳救出的太子)入承皇嗣,是为宋仁宗。仁宗自幼便听叔父说,他是妆盒儿盛着,送到楚王府收养的。继位后,遂细问陈琳,这才得知自己生母为李美人。不过,他不忍追究刘太后,只是奉李美人为纯圣皇太后,每日问安视膳。
可以看出来,“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框架与人物设定,在元杂剧《抱妆盒》中已经成型,只不过“剥皮狸猫”的具体情节还未出现,也没有包拯什么事。剧本的核心情节是寇承御与陈琳拯救小太子,灵魂人物也是寇承御。
《抱妆盒》虽以宋朝为历史背景,却不是取材于宋史,而是仿写自另一部元朝杂剧、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不管是拯救婴儿的基本情节,还是将婴儿藏于妆盒的细节,《抱妆盒》与《赵氏孤儿》都是高度相似的。更有意思的是,《赵氏孤儿》的主题是“存赵”,《抱妆盒》的主题是“救宋”,合起来即是“存赵救宋”。 元朝无名氏编撰出一部《抱妆盒》,也许是在隐讳地表达宋朝遗民的“存赵救宋”梦想。
《赵氏孤儿》浮雕
经由元杂剧《抱妆盒》的演绎,宋仁宗与刘太后的故事开始在民间流传,慢慢成为戏曲艺人最喜爱的题材之一。元末明初,散曲家汪元亨创作《仁宗认母》剧本,大概就是据《抱妆盒》敷演而成;明成化年间,又有传奇剧本《金丸记》传世,基本情节跟《抱妆盒》差不多,显然也是从《抱妆盒》改编而来。
近人发现《金丸记》情节“与明代纪太后事相类”。纪太后为成化年间宫女、明孝宗生母,且来看《明史·后妃传》的记载:
孝穆纪太后,孝宗生母也,贺县人。本蛮土官女。成化中征蛮,俘入掖庭,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内藏。时万贵妃专宠而妒,后宫有娠者皆治使堕。柏贤妃生悼恭太子,亦为所害。帝(明宪宗)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万贵妃知而恚甚,令婢钩治之。婢谬报曰病痞。乃谪居安乐堂。久之,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贵妃日伺无所得。至五六岁,未敢剪胎发。……帝不知也。
帝自悼恭太子薨后,久无嗣,中外皆以为忧。成化十一年,帝召张敏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敏伏地曰:“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帝愕然,问安在。对曰:“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于是太监怀恩顿首曰:“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帝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往迎皇子。……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贺,颁诏天下。移妃(纪氏)居永寿宫,数召见。万贵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绐我。”其年六月,妃(纪氏)暴薨。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敏惧,亦吞金死。
发生在明成化年间的这桩宫廷秘事,与《金丸记》故事高度相似:万贵妃就如剧中刘妃,纪妃就如剧中李妃,明孝宗就如剧中宋仁宗,而剧中的宫女寇承御和内侍陈琳,在宋史上找不到原型,却与救过明孝宗小命的宫婢与张敏如出一辙。因此,后世有戏曲研究者认为,《金丸记》或“借宋事以寓意耳”。
但《金丸记》源自元杂剧《抱妆盒》,元人不可能预知明朝事。不排除这样的情况:《抱妆盒》由于暗合成化朝的宫闱秘闻,因此在明代中后期流布更广,并被文人改编成更多版本,明代学者祁彪佳便认为,《金丸记》“出在成化年,曾感动宫闱,内有佳处,可观”。
成化年间,还有弹词《新刊全相说唱足本仁宗认母传》流传。 在这一版本中,包公的角色开始出现了。 故事中讲述包公到陈州粜米,一名贫婆前来告状,状告当今皇上不认生母。包公审得贫婆竟然是宋仁宗生母李妃——当年,李妃生下仁宗,却被刘妃调包,又受其陷害而流落陈州。最后,包公查明真相,使李妃与仁宗母子相认。“狸猫换太子”传奇后半部分的故事框架,至此已由明朝弹词奠定,之后, 包拯便成了“狸猫换太子”故事的主角,寇珠与陈琳沦为配角,宋仁宗本人更是变成“打酱油”的角色。 明代公案小说《龙图公案》《百家公案》均采用了这样的人物设定。
“狸猫换太子”中的包拯
入清之后,“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改编进入全盛时期。 清传奇《正昭阳》由明传奇《金丸记》与包公案小说扩展而成,故事情节更加复杂,加入了宋真宗出征滇南、刘妃勾结太监郭槐骗走太子、摔死公主并反诬李妃、包公回朝审案、刘后服毒自尽的情节。
至于“狸猫换太子”这一具体的情节设计,最早出现在清代小说《万花楼演义》(大约成书于嘉庆年间)。活跃于嘉庆—道光年间的说书艺人石玉昆以明代公案小说《龙图公案》为蓝本说书,沿用了“狸猫换太子”的情节设定,改编成说唱本《龙图耳录》。
其后,以《龙图耳录》为底本敷演而成的长篇公案小说《三侠五义》问世,于光绪五年(1879)刊刻出版。光绪十五年(1889),学者俞樾认为,《三侠五义》第一回 “叙述狸猫换太子事,殊涉不经。白家老妪之谈,未足入黄车使者之录。余因为别撰第一回,援据史传,订正俗说,改头换面,耳目一新” 。俞樾改写了《三侠五义》第一回,却未能阻止“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流传,因为民间艺人与一般市民显然不认为“狸猫换太子”之事荒诞不经,反而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龙图耳录》和《三侠五义》
“狸猫换太子”故事不但随着《三侠五义》等小说在市民读者中流传,而且被民间艺人改编成多种曲艺底本、剧本,以各种曲艺形式流布于天下,如子弟书(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有《盘盒》《救主》《拷御》;宝卷有《李宸妃冷宫受苦宝卷》《阴审郭淮宝卷》《狸猫宝卷》;鼓词有《狸猫换太子初集》《拷打寇承玉》;京剧有《打龙袍》《狸猫换太子》等。湘剧、汉剧、滇剧、徽剧、川剧、豫剧、绍剧、秦腔、昆曲、梆子戏甚至地方傩戏中,“狸猫换太子”也是长盛不衰的剧目。
而在流传的过程中,“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也离宋朝的史实、元人隐讳的“存赵救宋”主题越来越远。
我们之所以要对“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源流作一点考证,是想指出一点: 经由民间文艺作品的演绎,历史会变得面目全非。 元明清时期,民间诞生了大量以宋代为历史背景的“讲史”类通俗文艺,如评书、小说、弹词、戏曲,这些民间文艺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众对宋朝的认识。大众习惯通过民间文艺而非史书了解历史,比如绝大多数人对三国历史的理解,就是基于小说《三国演义》与“三国戏”,而不是《三国志》。 编撰宋朝故事的元明清民间文人,基本上都没读过几本史书,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狭小的眼界与生活经验想象宋代的历史情景, 后人想从元明清民间文艺作品了解宋代的宫廷生活、朝政与司法制度,无异于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