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好莱坞华纳兄弟又以《卖花女》拍摄了一部歌舞片《窈窕淑女》,由女神赫本主演,并在当年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虽然前面情节遵循原剧本,但结局却截然相反:卖花女回到了那位教授身边,并照顾他的起居。这显然就将萧伯纳剧本中的深度和革命性消解得一干二净——全然成为追求圆满大结局的、逐利的、好莱坞消费工业产物了
在古希腊神话里,总有那么一些不重要,但很受艺术家欢迎的题材。
像皮格马利翁(Pygmalion) ,他只是一个塞浦路斯的凡人国王,随便来个神都拿手指头捏死了。但在文化、艺术层面,他爱上自己的雕塑,最终令她复活的故事却影响非常大,不仅仅是各个时期的文学家、艺术家对这一题材的再创作层出不穷。
更是在现代心理学领域诞生了所谓“皮格马利翁效应”,即若是向一个人传递期待、希望等正面因素,向其树立一个标靶,目标会更快的向着那个好的方向发展。这一效应在生活中即:老师、领导的信任、关注、偏爱,往往会使一个人在工作、学习中具有更快的进步速度。
当然,无论是千年前的希腊神话,亦或者现代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若是横向地关连起来看,其关键所在其实没有改变:爱的力量创造奇迹。
咱们先来讲故事。
皮格马利翁既是塞浦路斯的国王,也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但他讨厌女人。
为什么?
离不开爱与美神的功劳:当年,刚刚从泡沫中诞生的维纳斯乘着贝壳小船一路从爱琴海漂泊到塞浦路斯岛。当地人自然特别拿她当回事儿,将她看做本国的保护神。可总有一部分女性,并不愿意服从这个外来的女神。
希腊神话中的满天神灵,与其说是神,不如说是有某种特殊力量的人,维纳斯当然也不例外:她内心里其实是个尖酸刻薄、常常妒忌其他女人的女神。盛怒之下,维纳斯将这批塞浦路斯女性贬为娼妓。(从神话角度说,这些可怜人堪称西方文化中第一批娼妓。)
看到这群娼妓在岛上水性杨花的丑态,皮格马利翁当然不会怪罪女神——他变得非常讨厌女人、那群受害者,并发誓下决心终身不娶。
当然,有些人的不嫁、不娶誓言,仅仅是因为:对方不够美。
这是故事的前半段。
虽然世俗中的爱情并没有令他动心,但他在艺术当中找到了真正的完美。而我们也同样用一批组画来讲述这个故事:19世纪拉斐尔前派的画家爱德华·伯恩·琼斯(Sir Edward Burne Jones)创作过一组浪漫唯美的《皮格马利翁》组画。
皮格马利翁既是国王,同时也是一位手艺高超的雕塑艺术家。
画面中,他正对着一个雕塑的基座低头沉思,在他身后有一组美惠三女神雕塑,她们分别代表着美丽、快乐、优雅,这已经暗示出国王的所思所想。在雕塑的另一边,一道窄门通向了俗世,两位凡间少女望向屋内,但国王背对俗世,丝毫不为之所动,他选择了艺术之路。
自然,现实中的女性总是有不可避免的、属于凡人的缺陷。但假如是个艺术品,尤其是按照他要求一门心思创造的女人,问题不就解决了。
于是皮格马利翁就用漫长的时光、最好的象牙和高超的技艺,加上一点自己的感情,雕刻出了一位他眼中完美无瑕的美人。
第二幅画正是雕塑完成后的《塑造》。
一束光打在了雕塑身上,皮格马利翁面带震惊和犹豫地望向少女,他感到不可思议:他爱上了他亲手雕刻的石像,可这又注定是一场无望的爱情。窗外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一如那些红男绿女们闷在心里的青春恋情,总是不被外人所理解。
最开始,皮格马利翁对雕像说话,后又向她赠送礼物,然后开始用宝石、衣衫去装饰雕像,发展到最后居然与雕像同床共枕。体温能否触动冰冷的雕塑?
皮格马利翁堪称是恋物癖,乃至当代二次元宅男们的老前辈。
不久到了维纳斯祭典的日子。皮格马利翁带着祭品在祭坛下虔诚地向维纳斯祈祷:请赐给我一个像那雕塑一般完美无瑕的新娘。
可未曾想,祭坛边的火焰竟三次熊熊燃起,这正是古老传说中祈祷会应验的标志。狂喜的皮格马利翁飞奔回家。
于是第三幅画《神灵降临》,就是描绘爱神将生命赋予雕塑的那一瞬间。
女神脚踏海水,伴随着玫瑰和白鸽,手持一束桃金娘,将雕塑从基座上拉入了凡间。
等到皮格马利翁到家之际,雕塑已然复活。
她面带懵懂地面对这个世界,面色清冷而忧郁(这个调调正是当时拉斐尔前派的特征。)
皮格马利翁跪倒在伽拉缇(雕塑少女)面前,乞求她的真爱。
当然,这最后一幕属于琼斯的个人发挥了。我想这幅画之所以叫《获得灵魂》而不是求婚,因为在更广为流传的版本中,是皮格马利翁亲手将这少女从雕塑中解开。
18、19世纪之时,欧洲各国已经有大量讲述皮格马利翁故事的戏剧出现。
按照奥维德《变形记》里的记载,皮格马利翁回到家是先触碰到雕塑后,方才感受到她人类的皮肤,因此通过触摸一点点将少女从雕塑的封印中解放出来。
比如上面这幅法国画家杰罗姆的《皮格马利翁》,显然描绘的就这一过程,少女的双腿还残留着雕塑的惨白颜色。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相关的画作都很唯美,比如下面这衣服中世纪抄本上的皮格马利翁,就只是提供一个只能让人意会的画面。
最后,这一故事的结局也是少见的团圆——毕竟是维纳斯钦点的爱情:皮格马利翁和少女结了婚,并生下了孩子帕福斯(Paphos),至今塞浦路依东南旧有名为帕福斯(Paphos)沿海城市,就是因为这个孩子而得名。
当然,还有很多文学作品、电影将雕塑少女命名伽拉缇(Galatea),不过这一名字的首次出现是在1770年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戏剧作品《皮格马利翁(Pygmalion)》中,从那时起,这个名字才成为主流。
后来,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也将这一神话改编为《卖花女》,但主要是为了讽刺英国上流社会的荒诞不经:一位自视甚高的语言学教授教授用六个月将一位来自平民百姓但自尊自爱的街头卖花女改造成贵妇人。一边,虽然卖花女能够以一口贵族腔出席白金汉宫晚宴,另一边这位教授也爱上了这个卖花女。
但萧伯纳没给这事儿好结局,而是对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的颠覆,卖花女离开了教授,嫁给她的追求者弗雷迪,合开了一家花店,完成了她最初花店售货员的梦想。
萧伯纳在结局中写道:“伽拉忒亚并非真的爱皮格马利翁,两者之间的感情太过于神化,让人无法认同”。
没错,假如没有维纳斯的帮助,皮格马利翁再怎么将雕塑弄出花来,也是毫无意义。另一个角度说,若是没有维纳斯将当地女性贬为娼妓的举动,皮格马利翁又何苦的单恋雕塑呢?
人类自己的爱情故事为啥需要神的力量?
因此,萧伯纳《卖花女》的结尾更贴近真实的生活——那上流社会浮华背后,是不可逾越的的阶级天堑、是建立在压迫、剥削、殖民之上血腥统治,岂有值得赞颂的道理?哪有人的真情实感呢?
不过到了1964年,好莱坞华纳兄弟又以《卖花女》拍摄了一部歌舞片《窈窕淑女》,由女神赫本主演,并在当年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虽然前面情节遵循原剧本,但结局却截然相反:卖花女回到了那位教授身边,并照顾他的起居。这显然就将萧伯纳剧本中的深度和革命性消解得一干二净——全然成为追求圆满大结局的、逐利的、好莱坞消费工业产物了。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说神话中,皮格马利翁和雕塑都必须要依附于神明,那萧伯纳的《卖花女》,女主角则彻底作为独立个体走向了追求人生价值的道路,而非继续依附于神明、亦或者那个属于上流社会的男性,而电影《窈窕淑女》则开了个倒车,继续讲述了 一个属于富人们的神话故事,迎合观众的需求。
201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DAART.TOP大国艺术家•官方版权所有
大国艺术家©浙ICP备1900897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875号33010202001976号
DAART.TOP大国艺术家网©文化“艺术未来,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