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许江:这是一个特殊的展览。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看到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联手抗疫、同心保家的决心,这是一种启示,让我们看到民族的力量和精神的高度,这个展是中国人精神力量的众志赞歌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艺战“疫”,凝聚起磅礴力量。受疫情影响而推迟召开的2020年全国两会,必将承载人们更多的期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文娱部推出原创访谈栏目“两会‘艺’起聊”,邀请文化艺术领域的代表委员,分享他们的议案提案,与网友“艺”起聊两会。
许江。受访者供图
本期做客两会“艺”起聊的嘉宾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智性教育 社区美育能解决基层矛盾
人民网文娱: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推迟召开的两会承载了很多期待,在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节点下,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一名文艺工作者,您认为如何从文艺的角度来发挥助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
许江:文艺的核心是精神建设。这次上会,我带来的提案是“加强社区美育”,我认为社区美育是破解基层矛盾的有效渠道。美育是有关美的智性教育,是对人心灵的一种孕育,也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素质教育、行为教育。
社区美育系统,分线上线下两部分。现在“互联网+文化”趋势如火如荼,趁着这股东风,在线上共享优秀艺术课程的同时,线上艺术展览、音乐会等“云端”艺术节目也要重视。这是培养生活情趣、保持健康精神状态必不可少的文化惠民措施。
线下要依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据各地各区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关工具设备、开办有质量的学习班,社区群众可以在这里学做陶器、学音乐、学书法美术。这其中简便的工具配备是提高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的重要道具,比如,要学烧陶瓷,提供现成的陶艺烧制工具,从陶泥到工具一应俱全,还有使用说明,可能2个小时就可以烧出一件作品。这种简易上手的课程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兴趣,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这些简易的工具系列,也能形成社区特色。
在社区美育软硬件准备好的同时,还要发挥“名家带动效应”,邀请专业艺术家或艺术名家到社区来参观指导,对社区美育的示范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铸炼磨砺 艺术家用真诚传递美育感受力
人民网文娱:曾经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主张美育引领生活。在当代社会,美育如何实施“教化人伦”“淳风化俗”的功能?
许江:中国美术学院自上世纪创办之初,宗旨是三句话:培养艺术专门人才,提倡艺术运动,促进社会美育。直到今天,如果社会真正实现了当初的宗旨,将能够有利于缓解现在的一些社会心理问题,可以说这就是文艺的力量。
真诚是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文艺家最需要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重新开启了这个感受力,疫情当前,人生残酷,但也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高度。许许多多平凡的逆行者成为了让大众学习纪念的英雄典范,我们在磨砺当中重新看待身边的事物,重新拥有一种现实主义的力量。如果文艺家把握了这个东西,真正把自己的感情投进去,就会有杰作出来。
就像我创作《葵》,我每天在画葵,但是心中有一个“揪心”,随着每一天的疫情涨落,这种“揪心”就把一种磨砺传递过来,这种磨砺会传递在手上,会在绘画里面反映出来,所以我把这个创作命名为《碧血丹青 众志成城》。同样还是葵,但是这片众志成城,挽起手来像墙一样的葵里面传递着一种坚强、一种力量、一种信任、一种高度,艺术最根本的就是,传递这种感受力。
人民网文娱:就在十多天前,近万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在您的带动下参与了线上教学展“众志赞歌——致敬抗疫英雄”,您是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生活感受力和艺术创造力的?
许江:这是一个特殊的展览。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看到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联手抗疫、同心保家的决心,这是一种启示,让我们看到民族的力量和精神的高度,这个展是中国人精神力量的众志赞歌。
这也是在极其困乏的条件下创造的作品展。居家期间,同学们在悬殊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条件下,以自己的笔记录生活、记写环境,这个展览是师生在不知结局情况下共同应对的人生大考。
这还是一次由心而发的艺术展。在疫情并未完全稳定的时候,师生们就自主结合,以自己的艺术献歌祖国、献歌英雄。油画系师生画起肖像长联;版画系师生集体放刀,刻出口罩上坚定的明眸;国画系师生仿八十多年前武汉保卫战前辈所绘黄鹤楼巨幅壁画,绘制了武汉战疫的鸿篇伟制;雕塑系师生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为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塑像,塑造一座座英雄的山峰。
从线上教学一开始,我们就与这种残酷和美丽相伴,并在两者磨砺中学会重新观看久已熟悉的东西。我们从社区保安的面容和身姿上看到凝重和庄重,从医护工作者脱去口罩的皱印上看到奉献和人性的高度,我们看着陌上油菜花孤独地一片翠黄,我们要从生活中去重新感受,去磨砺我们的笔,磨砺我们的真诚,磨砺这场人生大课。人生铸炼是这场大课的真正初心。
关注现实 引领社会向美向上的风尚
人民网文娱:中国美术学院在您的带领下,高度重视教学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请介绍一下您是如何通过实际工作来助力建成小康社会的?
许江: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到现在将举办第六届了,纤维艺术三年展也已经是第三届,这些都是学术性很强的展览。除了2019年“中国美术学院建院90周年展”、2017年“潘天寿120周年”等国美之路系列大展,中国美术学院有一个全校最重视的展览系列——“最前线”系列展,这是对社会关注,直接参与社会运动的展览。
2013年,“最前线”系列第一回展览拉开了浙江美术史上最大规模的基层采风活动——200名画家分赴各地12个写生点,是浙江省“十二五”规划蓝图上,最有代表性的12个创作点,将去采访写生的艺术家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同志手中接过旗子,奔赴前线,到各地去。这就是用文艺创作为中心工作服务。
“最前线”第二回展览的内容是中国美术学院4千名学生到水乡去,为十万河长画像。
现在展出的“众志赞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国美术学院线上教学展览”是“最前线”第三回。这个系列的展览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基层、关注时代。这不是简单的下乡写生,是投身于社会、投身为基层服务的社会运动。
通过展览,师生们不仅了解乡村,而且了解乡村今天的变化和发展,这是培养艺术家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通过对生活现实的深入和浸润,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美育的最直接受益者,也是美育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从而在践行社会职责的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引领整个社会向上向善向美的风尚。
201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DAART.TOP大国艺术家•官方版权所有
大国艺术家©浙ICP备1900897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875号33010202001976号
DAART.TOP大国艺术家网©文化“艺术未来,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