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明祭祖的习俗发展至今,已不再是固定的墓前祭祀,出现了网上祭祀、代为祭扫等各种形式,也不仅仅只是为了缅怀先人的简单追思,在这一天,我们相对平常更为直接地面对“生死”,不可避免地去思考“死亡”的意义
点绛唇 · 时霎清明
宋 · 吴文英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
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
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经过初春的蕴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岁序入清明。清明节,名字取意“天清地明”,清明风为巽,巽为绳直,故万物至此齐整清明。《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此时天地间每一缕春风和每一束阳光,都是明朗的,不沾染冬的寒和夏的闷。
清明的“清”字,在《说文解字》是这么解释的:“清,朖也。澂水之皃。从水,青声。”以“水为偏旁”,形容水无杂滓,明丽澄澈。而“青”字,是“所谓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从丹,丹青之信,言象然”。“青”的下部分是一口丹井,上面是“生命”的“生”,代表草芽长出地面的色彩,也就是“青色”,蕴含着生命的勃发。
二月天的春意是朦胧的,是初睡醒的模样,待清明至,在天地间一席席细雨的洗刷下,春意便逐渐透亮起来。清眀风过,夹杂着泥土气息和草木香,将春日宅家的惫懒一扫而过,春天的朦胧之意也慢慢被吹散。
【礼俗】
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逸周书·时训解》中,就对古时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进行了记载。
一候,桐始华。桐,木名,有叁种,《尔雅》所谓荣桐木是也,清明时节,白桐花带着其他花儿齐齐绽放,春满枝头。二候,田鼠化为鴽。相传“鼠阴类,鴽阳类,阳气盛,故化为鴽,盖阴为阳所化也。”是指到了清明,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三候,虹始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雨后清澈明朗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隋 展子虔,游春图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宋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后来才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据记载其与寒食节、上巳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期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地位,终于形成一个将清明习俗、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结合的节日,因而传统习俗众多。
其中,古人在改火仪式及祭祀祖先时,会将各种春天的野菜制作成食物,用麦草捣汁和糯米做青团,乌桕汁染乌饭做糕,或者用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正如梁实秋先生讲的:“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清明食野菜,背后的仪式感,许是“不时,不食。”
让我们看看在视频中,李子柒是如何将山林田野间馥郁的那一缕清香,做出一道道独特浓烈的清明味道,又是如何在餐桌上安顿好春天。
凤凰网文创频道与李子柒共同推荐大家,在清明这样一个慎终追远的日子,用生于春天的叶芽,去制作各式各样的菜品。这既是对生命的珍重和思考,也是把握当下,享受春天的馈赠。
食青团——青团,是最为人熟知的清明食物。“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这首《吴门竹枝词》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虽然青团流传千百年形制未变,但青团作为祭祀品的功能日益淡化。
如今,那一个个透着艾草清香、憨态可掬的青团,早已从当初的祭祀点心,转变成人们在春天时令尝鲜的美食,带着这个季节应有的色彩,咬一口,就像咬下了半个春天。
明代李一楫在《月令采奇》中,对青团的制作就有记载:“今俗夹麦青草,捣汁和糯米作青团。” 清代文学、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也提到,“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所谓“青草”大多指鼠曲草、艾草和麦青,碾磨成泥,加糯米和粳米混合成面团。
图源网络
最古早的做法,大概是将一蓬蓬艾草细细地切碎,或用石盅捣碎,再用葛布滤出青绿的草汁来,揉进嫩白的糯米粉中,揉出一个个带着春天气息的青绿团子。将它们放入蒸笼,再掀开时,入眼那鲜活的翠绿,像是春天的山融化了,春天的水凝固了,仿佛整个春天都溶解在这几个小小的团子中间。
扫墓——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拜扫祖先坟茔,是唐代才逐渐成型的习俗,据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载,“想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可见这一习俗有着广泛的受众,以至于田野道路布满上墓的士女、皂隶、佣丐等各色人等。另据唐代日本僧人所见,也是“家家拜墓”,不仅民间如此,皇室也在寒食节祭祀祖陵,据《唐六典》载:“陵令掌先帝山陵,率户守卫之事;丞为之贰”。
明《帝京景物略》提到:“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扫墓图
清明祭祖的习俗发展至今,已不再是固定的墓前祭祀,出现了网上祭祀、代为祭扫等各种形式,也不仅仅只是为了缅怀先人的简单追思,在这一天,我们相对平常更为直接地面对“生死”,不可避免地去思考“死亡”的意义。
一方面,我们忌讳死亡,想了很多办法避免谈论它,比如,“去了、走了、没了”指代死亡。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习以为常。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我们每个人会在成年过程中不断遭遇“死亡”这件事,亲人的逝去、宠物的离开,甚至会直面各种意外。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 ,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日子里,或许我们可以从思考死亡的意义开始,学习如何真正地“活着”。
荡秋千——荡秋千是古时颇为流行的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荡秋千原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男子用于体能锻炼的项目,传入中国后逐渐演变为女子寒食清明时节的户外活动,秋千绳索最先有了适合女性的装饰变化。《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八:“北方戎狄至寒食为秋千戏,以习轻趫。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坐立其上,推引之,谓之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
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清 陈枚,月曼清游图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满街杨柳绿烟丝,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缭乱送秋千”则反映了民间荡秋千的盛状。
【冷知识】清明上河图植入了多少广告?
“宋代是商业繁荣的时代,我们今天展开著名的宋代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仍然可以领略到扑面而来的市井繁华气息。发达的商品经济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宋朝商人普遍产生了自觉的广告意识:‘京师凡卖熟食者,必为诡异标表语言,然后所售益广;食店卖酸馅者,皆大出牌榜于通衡’;‘(东京)九桥门街市酒店,彩楼相对,绣旆相招,掩翳天日’,这‘彩楼’与‘绣旆’,都是宋代酒家的广告。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在《清明上河图》上,商业广告随处可见。有人统计过,画家捕捉到的商业广告有几十个,其中广告幌子有10 面,广告招牌有23 块,灯箱广告至少有4 个,大型广告装饰——彩楼欢门有5 座。这些商业广告,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只提示所售商品与服务的产品广告,一是标注了商家牌子的品牌广告。
孙羊店,清明上河图局部
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要算 ‘孙羊店’酒楼的广告。宋代酒店的标志性广告装饰有三:酒旗、彩楼欢门与栀子灯。‘凡鬻酒之肆,皆揭大帘于外,大帘即酒旗’;‘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酒肆门首,排设杈子及栀子灯等,盖因五代时,郭高祖游幸汴京,茶楼酒肆俱如此装饰,故至今店家仿效俗也’。‘孙羊店’不但缚有豪华的彩楼欢门,门首挂红栀子灯;还用一只灯箱打出‘正店’的名号,表明这是东京七十二间正店之一;又用另一只灯箱打出‘香醪’广告,表明本店出产的美酒品牌;更用长杆挑出一面迎风招展的酒旗,上书‘孙羊店’三大字,意在突出‘孙羊店’的招牌。”
——摘自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
201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DAART.TOP大国艺术家•官方版权所有
大国艺术家©浙ICP备1900897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875号33010202001976号
DAART.TOP大国艺术家网©文化“艺术未来,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