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
{{ errorMessage }}


{{ errorMessage }}





{{ registerSuccessMessage }}

从大爆炸到大反弹:一场穿梭时空的天文旅程

  • 来源: 大国艺术家
  • 2020-04-15 04:19:16

摘要: 在讲到创造、艺术、故事和宗教这些人类行为时,作者对演化心理学抱持了还原论式的信仰。他说,我们很多的复杂行为可能都是源自相对基本的适应性冲动——这可能没错,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文化对这种行为的塑造作用。例如,他支持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关于音乐是“听觉芝士蛋糕”

原文作者:Philip Ball

一位人文主义物理学家带领我们体验一场无与伦比的精彩遨游。

相关图书

《直到时间终结:心灵、物质,以及宇宙演化中的意义探寻》

Until the End of Time: Mind, Matter, and Our Search for Meaning in an Evolving Universe

作者:布赖恩·格林(Brian Greene)

出版社:企鹅(2020)

布赖恩·格林(Brian Greene)的《直到时间终结》遵循了描述宇宙的一种传统:宏大叙事、概要梳理,植根于物理,(对笔者这位英国读者来说)有着强烈的美国风格。读到一半的时候,笔者意识到了为什么:书中流露出的对宗教的怀疑,同时对人文奇迹的接纳,对自然的敬畏,对个体的庆祝,对物理定律的赞誉——这些描述带有很强的超验主义色彩。作者在写到仰躺户外、沉醉于夜空中北极光时,读起来有点哲学家梭罗的味道。作家爱默生的名言“崇高的法则对于原子和星系皆一视同仁”,几乎可以作为这本书的题词。

直到时间终结:心灵、物质,以及宇宙演化中的意义探寻

NASA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一团星际气体和尘埃。来源:M. Livio and the Hubble Team (STScI)/NASA/ESA

这些特点让本书在众多“从大爆炸到时间终结”的宇宙故事中脱颖而出——无论时间终结的形式是大撕裂、热寂还是宇宙反弹。作者从夸克谈到意识,从生命肇始谈到语言发端。他引述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作品,例如诗人叶芝和普拉斯。他努力将物理定律的发展与人类思想和文化的演变交织起来,以期超越自己1999年的畅销作品《宇宙的琴弦》(The Elegant Universe)。《直到时间终结》载满了作者的奇思妙想;不过,这些想法是否能编织成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就要另当别论了。

这本书将人类描绘成了“物质产生自我意识”时的短暂存在。当前的物理学和宇宙学理论告诉我们,这种状态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最终,质子会衰变,暗能量占据主导,或是热力学上的热寂会消灭所有物质与思想。但是,作者认为,智能生物将通过放慢思维过程的方式节约热力学成本,从而几乎无限期地存在下去。

他将这种感知能力的消亡看作是宇宙的悲剧。我们惋惜地看到,这位现代物理学家,虽然熟谙弦理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方程,却经历着那些用建造豪华陵墓来对抗死亡的古代君王一样的痛苦。作者还在一些宗教里常拿来安抚人心的概念中找到了慰藉,比如说人类是“一小团宇宙粒子组成的”,会发展演化,“在一瞬间的暴发活动下孕育出美、构建联系、照亮神秘”。

作者策划的旅程必然是精挑细选的,时时惊险不已,偶尔也流于表面。相对于书中所涉这些宏大主题,作者阐释的篇幅显得局促,有时严谨性不足。除了基础物理学,作者对其他通俗解释也是信手拈来,但也就到此为止了。这不免让他的故事有些东拼西凑的感觉,有时甚至会误导读者。比如在谈到水为什么是生命所需的溶剂时,他把原因全部归结于水分子的极性——倘若如此,水就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了。(作者没有提到氢键。虽然氢键不是全部意义所在,但不说氢键就等于什么也没说。)为了解释神话的起源,作者引述了詹姆斯·乔治·弗雷泽一类民俗学家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现已过时的人类学观点,再用一些当代演化心理学进行了包装。

要解释人类跳舞的冲动,比如加拿大多伦多土著艺术节上这些手舞足蹈的群众,提及宇宙学和量子力学真的有意义么? 来源: Steve Russell/Toronto Star via Getty

本书最大的缺陷在于对生物学原理的阐述,看起来基本来自于物理学家薛定谔1944年《生命是什么?》(What Is Life?)以及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1976年《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的内容。作者所理解的生命完全编码在基因组之中,当分子复制基因在地球上出现之后,剩下的就都是演化的历史了。他还认为,非平衡态热力学可以助推生命的起源:它自发形成的纽结和模式这种局部秩序,是生命组织的一块奠基石。但作者没有讲到这种组织的中间层次也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特别是细胞——这部分内容在书中都付之阙如。

在讲到创造、艺术、故事和宗教这些人类行为时,作者对演化心理学抱持了还原论式的信仰。他说,我们很多的复杂行为可能都是源自相对基本的适应性冲动——这可能没错,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文化对这种行为的塑造作用。例如,他支持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关于音乐是“听觉芝士蛋糕”这种广受诟病的说法。这种看法假设,音乐之所以令人愉悦,是因为它利用了我们演化出的其他能力,比如能将听觉体验拆分成可理解片段的能力。这可能是对的,也可能不是,但是如果想真正理解音乐的意义,我们必须考虑其文化、历史和社会特性,而不能只将其归因于“我们自古以来对富含高级信息声音的适应性敏感”。

无论是细胞生物学还是音乐传统,对“某个特征之所以如此”的回答要求我们能给出一个因果解释。而作者的方法就有这个问题——从哪里寻找原因。

必须承认,当他把物理学称为万物之根本理论(“生命受物理学指挥”)的时候,这并不是他身为物理学家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倨傲。事实上,他指出我们在解释不同尺度和复杂度的现象时需要“叠置叙事”,从亚原子粒子一直到星系,每个尺度的理论至少要与下一层的相容。作者意识到,在基本粒子水平上描述人类行为是没有意义的。但他仍然暗示读者,顺着尺度层级向上的事物之间存在因果性的嵌套。例如他说,我们缺乏真正的自由意志,是因为在基本力中并没有自由意志这种作用因素。

正因为如此,作者坚信,最彻底的还原论有着最终极的权威,而万物的本质都要回归到粒子、熵和演化。书中写道,“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用一套统一的粒子成分论来解释罗丹的作品为何如此具有视觉冲击力。”但是,作者没有意识到,在复杂系统中,只在更高尺度层级才会产生的新特性和原因机制,与强弱核力一样基本而真实。这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菲利普·安德森在1972年的文章《多即不同》(More Is Different)中提出的观点。

如果我们接受安德森的观点,就不得不开始怀疑作者提出的这整套系统了。当我们一路谈到人类创作故事的冲动时,大爆炸宇宙学和量子力学还是不能绕开的重要内容吗?作者描绘了一个有深度、人道主义的基础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而我们看到的可能不是检验这个世界运作情况的全景导览,而是一份精心撰写的辩论邀请函。

原文以 From Big Bang to cosmic bounce: an astronomical journey through space and time为标题发表在2020年2月10日的《自然》书评上

大国艺术家网官方微信搜索.jpg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 标签

今日头条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