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
{{ errorMessage }}


{{ errorMessage }}





{{ registerSuccessMessage }}

刘野首次运用米菲兔形象的开创性之作《蒙德里安、迪克·布鲁纳和我》

  • 来源: 北京保利拍卖
  • 2019-05-15 09:57:07

摘要: 刘野曾表示,米菲兔形象的创造者迪克·布鲁纳是位不折不扣的极简主义艺术家。在设计米菲的脸部形象时, 他一方面只画出轮廓、眼睛和嘴,以概括出原本应该复杂的面部特征,同时也通由反复调整线条的距离和角度,始终追求一种令米菲看起来有一点高兴,又有一点不高兴的双重可能性效果。因此,当观者与米菲对视时,它的高兴与否

北京保利2019春季拍卖会

 现当代艺术夜场

预展 | 时间&地点

 5月31日至6月3日

 全国农业展览馆

拍卖 | 时间&地点 

6月4日晚 19:30

北京四季酒店

 五层A厅

  刘野(b.1964)

上世纪九十年代,当中国当代艺术家援引西方艺术语言,混合以中国本土政治图像与社会现实的时候,刘野似乎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物。在他的认知中,自己更多是一个“古典主义者”,其作品受到两条线索的影响,一个来自早期的弗拉芒画派,另外一个则是受中国宋元绘画的影响。因此,尽管在刘野的绘画创作中,被选择的意象属于卡通一类的形象,但从摹写方式以及图像背后的真正指向看,则更多源于对于现实社会的感受以及对于艺术史的重新解读。

《蒙德里安、迪克·布鲁纳和我》

20190515_220444_001.jpg


Lot 4552

2003 年作

布面丙烯

120 × 80 cm

签名:野 Liu Ye 2003

说明

这是画家第一次在画作中运用兔子米菲这个角色

出版

《刘野:红黄蓝》 P15 少励画廊 2003年版 

《顽皮的刘野和他的童话世界》P43 现代周刊282 2004年版 

《中国!新艺术和画家》P137 Atglen 2005年版 

《博伊斯令我头痛》 P162 2005年版

《童话世界的三原色》 P101 东方艺术经典 2006年版 

《快乐的人与快乐的事》 PD14 明报 2006年版 

《东方艺术》 P101 2006年10期

 《刘野》 P133 伯尔尼美术馆2007年版 

《在理性框架中讲述感性故事》P52 艺术收藏与设计 2008年版 

《轻微的颠覆》P78 东方艺术大师 2008年版 

《刘野:作品著录1991-2015》P316 HATJE CANTZ 2015年版

展览

2003年 刘野:红黄蓝北京少励画廊 / 北京 

2004年 刘野:红黄蓝 香港少励画廊 / 香港

估价: RMB 8,000,000 - 16,000,000

创作于2003年的《蒙德里安、迪克·布鲁纳和我》融合了刘野最为经典的多个图像元素。画中,刘野依旧延续了以往绘画构图中明确的线条分割,上方为天蓝色,下方为浅黄色,鲜艳而明朗的配色营造出一种天然至真又豁然开朗的活泼气息。在此, 刘野幻化为一位正在读书的幼童。他五官简练而明确,稚嫩而微有红润的脸庞上显露出凝神贯注的申请,正在阅读印有蒙德里安绘画作品的书籍,旁边摆放著一个富有年代感的茶杯。而在画面的蓝色背景中也招贴着来自荷兰卡通大师迪克·布鲁纳创作经典动画人物米菲兔的卡通形象和蒙德里安的画作。

对于米菲兔的喜爱成为刘野绘画构成的一个重要来源,而这一经典形象的首次出现便是在《蒙德里安、迪克·布鲁纳和我》中。


20190515_220444_002.jpg


米菲兔的创造者迪克·布鲁纳(1927-2017)

刘野曾表示,米菲兔形象的创造者迪克·布鲁纳是位不折不扣的极简主义艺术家。在设计米菲的脸部形象时, 他一方面只画出轮廓、眼睛和嘴,以概括出原本应该复杂的面部特征,同时也通由反复调整线条的距离和角度,始终追求一种令米菲看起来有一点高兴,又有一点不高兴的双重可能性效果。因此,当观者与米菲对视时,它的高兴与否,并不是本身所固有的表情,而在本质上是观者自我情绪的投射。借此,刘野在描绘笔下的人物形象时也经常如此,正如《蒙德里安、迪克·布鲁纳和我》中卡通版的艺术家刘野,你似乎无法从画面本身察觉或判断出画中人物的表情,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会情不自禁地盯着这个人物许久,觉得很舒服,却又有一种琢磨不透的微妙之感。


20190515_220444_003.jpg


蒙德里安的画出现在我的画中是精神上的。他的画那么单纯— 最基本的颜色和垂直水平线,我也想解决单纯的问题。

—刘野

刘野对于蒙德里安的青睐由来已久,主要来自于两个阶段的“打动”。第一个阶段 开始于刘野十五岁时学习工业设计,当时蒙德里安对他而言最 不可思议的地方变是平面构成的图案竟然能够产生超然于日常的对话性和精神沟通。第二次“打动”则是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 美术馆举办的服装大师圣罗兰回顾展上,圣罗兰的服装使用了蒙德里安的图案,“他宗教式风格的作品,与模特身上的女装完美结合,这让我感觉到对于经典的理解应该是自由的, 这件服装设计作品导致我后来在作品中使用了很多蒙德里安的符号,成为画面的一个源头。”


20190515_220444_004.jpg


刘野 《自画像与蒙德里安》 1998年

由此,对于刘野来说,他可以算是蒙德里安的知音,他对待蒙德里安的态度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解构,也不是学术式的梳理,而是一种基于形式感官与自由挪用的启发对象。这是刘野对于画面语言清晰性和严谨性的形式 要求,也是他对于经典符号进行拆解与重构的自我式演绎。因此,在刘野的《蒙德里安、迪克布鲁纳和我》之中,有着他对于古典主义形式的自我演绎,有着他对于艺术偶像的自我转化,同时也有着对于日常之美好生活极度夸张的赞美。正如黄燎原对刘野的判定而言,“也许当烟消云散,它纯淨纯正的美感和人味儿,使它成为中国艺术家靠自身的美感和人味儿感动世界的先驱。

刘野访谈录

冯博一:你的作品有喜剧和戏谑的成分,但我常常发现里面还带有一种伤感的情绪。

刘野:我小时候看的第一部喜剧是卓别林的《城市之光》,这是一部让人捧腹大笑的电影,也是一部让人落泪的电影,它是用一个喜剧的形式来讲一个悲剧故事。你笑得越厉害,那个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就被衬托得越凄凉,谁也不会看完以后仅仅一笑了之,那真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我画中运用了许多可爱的孩子形象,借鉴了卡通的语言,但我不满足她们仅仅是卡通画,还应有话外音。

冯博一:所以你的画所表现的并不是像表面那样乐观,欢乐背后总是潜藏着恐惧。

刘野:谁又能完全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冯博一:说到卡通,我意识到你的作品属于雅俗共赏的范围,并不晦涩,使人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刘野:我父亲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他经常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深刻的道理是最难的。后来我也发现一流的唐诗宋词都不难懂,深刻的艺术并不一定很晦涩。我看了许多宫崎峻的电影,他们大多是用好看的故事讲道理,像《龙猫》、《再见,萤火虫》,我从他的电影里学到了很多。

冯博一:你受到了很多卡通亚文化的影响。

刘野:是的,像荷兰的迪克布鲁纳,日本的宫崎峻等等。我觉得他们和达· 芬奇一样伟大。

冯博一:你画中经常出现蒙德里安的作品,这又是一种什么用意呢?

刘野:这和我学习工业设计的经历有关,当时我画了大量的工业图纸,完全是手绘的,横平竖直,像印刷的一样。这种训练是残酷的,但完成之后又有一种快感,我后来也长时间沉迷其中。在蒙德里安的画中我感受到了相同的心理状态,一种平衡、优美、单纯的画面,带给人内心的宁静。他的画对我是一种心灵安慰剂。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 标签

今日头条

热点关注